innerpage Project Funding
項目及資助計劃
項目資料庫
基於傳感器網絡及射頻識別技術的實時環境監測和風險管理系統

打印

項目簡介

本項目的目標是加強監測大型設施如展覽館、儲存庫和分發中心的效能,用以維持合適的環境去保存物品品質,與及增強效率和準確性去處理大量高流量物品,如文化和歷史文物,以及貴重商品如葡萄酒和茶的存儲,以至易腐或快遞貨物在物流和供應鏈中的管理。該項目計劃制定一個可插拔的硬件RFID平台,根據不同的環境監測的需要而加插各種外部傳感器和功能模塊;這平台技術並未在市場上出售。該項目還計劃利用電力線和無線通信去發展混合室內通信,以低能量去收集RFID和傳感器數據及功能訊號,再以擬議的軟件管理和剖析模塊去監測和分析環境數據。 本項目發展一個通用傳感器接口,用作連接有源標籤與不多於八個外部傳感器和功能模塊,去記錄和傳輸傳感數據。一個在中大開發,用於大規模收集病人和醫院設備位置的數據通信協議,將被改編並進一步發展成為擬議的混合室內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由電源線和無線通信網絡組成,常見於大型設施如博物館和倉庫,去連接數千個無線標籤。通訊傳播算法和機制也將被優化,以加強關鍵路徑,並在一個巨大的混合網絡中,減少網絡流量。用作監測和分析環境數據的軟件組件,會以API形式開發,有助於與其他應用軟件整合。 開發可自定結合不同傳感器模塊於RFID標籤上的技術,有助監測存儲環境內的穩定性,如密封的展箱,和葡萄酒儲存的恆常環境。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改善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及照明,並為維護及跟踪珍貴的文物和貨物。這項技術同時亦可提供彈性去擴展所須要的功能如閃燈訊號去加強物件追蹤效能。試點實施方案,將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電影資料館和空郵中心,在不同的操作環境中作測試,以便將成果商品化。

行業 物流及供應鏈
技術 定位技術
系統 物聯網系統
研發成果

RFID傳感設備和網絡基礎設施:

  1. 通訊模組
  2. 通訊模組(用於離線模式的數據記錄器)
  3. 路由器
  4. 協調員
  5. 溫度、相對濕度和3D加速器模組
  6. LUX 模組
  7. 紫外線模組
  8. 實時環境監測系統
    有源定位標籤和讀卡器網絡基礎設施
  9. 有源標籤(LCD版本)
  10. 有源標籤(電子墨水版本)
  11. 閱讀器(陣列天線設計)
  12. 閱讀器(單極天線設計)
  13. 指揮控制器
  14. 到達角度定位協議和算法
  15. 實時跟踪系統應用

更多資訊

項目編號 ITP/035/12LP
研發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
項目統籌員 吳克利教授
資助金額 港幣九百萬
項目週期 2013年1月1日 至 2014年12月31日